中心目前的野外动植物实习基地主要目前有2处,分别是“黟县宏村野外动植物实习基地、黄山山岔野外动植物实习基地”。
以黟县宏村野外动植物实习基地为例,基地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周边山高谷深,气候呈垂直变化。同时由于北坡和南坡受阳光的辐射差大,局部地形对其气候起主导作用,形成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的气候特点。这里自然环境条件复杂,生态系统稳定平衡,植物垂直分带明显,群落完整,还保存有高山沼泽和高山草甸各一处,是绿色植物荟萃之地,森林覆盖率为56%,植被覆盖率达83%。该地野生植物约有1452种,其中属国家一类保护的有水杉,二类保护的有银杏等4种,三类保护的8种,有石斛等10个物种属濒临灭绝的物种,6种为中国特有种,特有2种。这里还是动物憩息和繁衍的理想场所,已知的有鱼类24种、两栖类20种、爬行类38种、鸟类170种(隶属17目40科)、脊椎动物300种,主要珍禽异兽有白颈长尾雉、猕猴、短尾猴、 梅花鹿、野山羊、云豹、八音鸟、白鹇鸟、相思鸟等。
在此优越的自然环境中,参加实习的同学理论联系实际,不仅验证和巩固了理论知识、深化和补充了课堂知识,同时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锻炼和提高。通过野外实习可以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大自然,认识大自然中千姿百态的植物。野外实习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野外实习,还可以使学生受到野外动物、植物生物学工作的训练,培养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实习,在植物学方面,使每个学生能够识别约30个科80-100种的常见植物,了解每种植物的中名和所属科;掌握20个左右重点科的主要特征。了解实习地点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认识几种典型的植被类型;掌握采集、压制、制作植物标本的方法以及植物鉴定方法;学会了进行科学小专题的调查研究。在动物学方面,了解动物的生态习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掌握了野外采集昆虫样本、室内制作昆虫标本的方法,学习昆虫种类的鉴定特征。野外观察并采集两栖类标本,学习制作两栖类标本;野外观察,了解爬行类的生态习性;清晨到野外观鸟,认识常见鸟类,了解鸟类的生态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