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新实验
创新实验与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没有一一对应关系,不属于必修课程范畴,但充分体现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独立或以科研小组为单位,围绕某一选题(自主设计或学院教师的课题)在特定教师指导下,利用第二课堂开展的科学研究过程。中心对每个创新型实验赋予2-4个弹性学分(等同于1-2个选修课学分),学院教学指导委员每年对创新学分进行一次认证,通过认证的创新型实验获得相应的学分。
因此,创新训练实际上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引入了可替代选修课程的创新学分,鼓励有潜力的同学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研创新活动中。
2、三个层次:验证型实验、综合型实验和创新型实验
验证型实验:与各专业基础课程相呼应的一些经典实验,所有专业基础实验课程中均包含一定比例的这类实验,旨在培养生物学实验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侧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技巧,是进一步开展综合型实验和创新型实验的基础。
综合型实验:所有专业实验课程均为综合性实验,同时,专业基础实验课程也均包含一定比例的这类实验。综合性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生物学知识、技术、方法和手段解决某一具体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生物学基本的研究方法,侧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型实验:这类实验没有固定的时间限制,整个过程可能延续几个学期,侧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